14.9.12

Disney fantasia


迪士尼幻想曲。

小時候看過的,長大之後,唯一有印象的大概只剩魔法師的學徒了。
今年迪士尼幻想曲正式由官方授權,進行巡演,而亞洲的第一站就是台灣了。
這麼難得的機會,腦中帶著藍帽子俏皮的米奇已經在跳了,咚咚咚地手也跟著點下去了。

這次是有大螢幕播放,現場則由長榮交響樂團演出。
因為可以帶孩童入場的關係,成為整場演出唯一的缺憾。
(各位親愛的父母,人民的文化素養就從孩子培養起啊,如果您不告訴孩子聽音樂會的時候必須安靜不能講話及亂動,真的會很困擾啊)
撇除外在因素,第一個音符下下去的時候,我整個人都被吸進去了。
幻想曲是華德迪士尼在1940年時想以杜卡的"魔法師的學徒"為藍本,創作戲謔風格的動畫,並請史塔科夫斯基現場指揮交響樂團,整部動畫歷時三年才完成,投入資本相當大,且唯一有劇情的就是米奇的魔法師的學徒,其他則以音樂和畫面搭配。這新奇的手法雖然在藝術上堪稱一大突破,在當時喜歡看有劇情的電影的人們,倒是不太買單。直到近年多次重映後受到廣大好評,1998年被美國電影協會選為本世紀美國百部經典名片之一,也成為迪士尼動畫崇映最多次的作品。

這次匯集了1942年和幻想曲2000中的曲目,和最初的略有出入,增加了諾亞方舟橋段和大城市裡小人民生活的劇情片段,不過數部都讓我熱淚盈眶啊!每個片段都充滿想像力且富有童趣,冰精靈的飛舞、蒲公英種子的漂泊、綠意的拂過、月亮射出了滿天星空,跳舞的香菇和恐怖的火山熔岩,一個個都擬人化後和悠揚音樂及節奏配合,成了一部經典中的經典!整部動畫以古典樂為主軸,照著節奏及張力去發展,這和一般電影的配樂有很大的出入,讓音樂成了主角,百分百完全地詮釋音符,而動畫則分毫不差地落在拍點上,是很有節奏感,看得真讓人過癮!


說到幻想曲,還有另一個迪士尼動畫我小時候印象非常深刻的是"花與樹"。
迪士尼第一部彩色動畫。
小時候家中有錄影帶,剛好就是silly symphonies,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這部和三隻小豬,
看了好多次都看不膩,高中的時候老師又放了一次,一下子回憶湧現。



以下是表演曲目:
貝多芬:第五號交響曲(節錄) Beethoven: Symphony No.5 (excerpts)
貝多芬:第六號交響曲,第三&第四樂章 Beethoven:Symphony No. 6, Movements III & IV
柴可夫斯基:《胡桃鉗》組曲 Tchaikovsky: The Nutcracker Suite
德布西:月光 Debussy: Claire de Lune
史特拉汶斯基:《火鳥》組曲(1919) Stravinsky: The Firebird Suite (1919)
蓋希文:藍色狂想曲 Gershwin: Rhapsody in Blue
保羅.杜卡:魔法師的學徒 Paul Dukas: The Sorcerer’s Apprentice
艾爾加:威風凜凜進行曲 Elgar: Pomp and Circumstance
雷史畢基:羅馬之松,第四樂章 Respighi: Pines of Rome, Movement IV

來源:官網

而原本的幻想曲曲目為:
巴哈︰D小調觸技曲與賦格曲﹙Toccata and Fugue in D Minor﹚
柴可夫斯基︰胡桃鉗組曲﹙The Nutcracker Suite﹚
杜卡︰魔法師的學徒﹙The Sorcerer's Apprentice﹚
史特拉汶斯基︰春之祭﹙The Rite of Spring﹚
貝多芬︰田園交響曲﹙Pastoral Symphony﹚
龐開力︰時辰之舞﹙Dance of the Hours﹚
穆梭斯基︰荒山之夜/舒伯特︰聖母頌  ﹙Night on Bald Mountain/Ave Maria﹚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